我院將于7月1日起全面停止門診輸液(兒科除外)
重要通知:江陰市第四人民醫院從7月1日起,全面停止門診輸液(兒科除外)。對于確需輸液的患者應轉入急診或收入住院。(詳情見下文)
6月20日,接江陰市衛計委轉發無錫市衛計委“錫衛醫〔2016〕37號”《關于加強全市醫療機構輸液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其中寫道:
事實上,去年年底時,江蘇省衛計委就發布了《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
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
早在幾年前,央視就曾報道過我國的輸液問題。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于全國平均每人輸液8瓶,遠高于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準。與此同時,每年發生的藥品不良反應,有60%左右是在靜脈輸液過程中發生的。
原因二:輸液等于小手術
我們習以為常的輸液在醫學上屬于侵入性操作范疇,等于一次小手術。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進入血液循環,極易出現肺肉芽腫、肺水腫、靜脈炎癥和過敏反應等。因此,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輸液太多,增加耐藥細菌的產生,最后無藥可用。導致很多病都比以前難治,如果是肺炎細菌,特別是進了重癥監護室后,一旦出現耐藥細菌,對于病人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藥物通過靜脈注射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如果有不良反應,往往也更快,更嚴重。部分患者對藥物會有強烈的過敏反應;藥物在生產、消毒過程中,沒有除盡污染物而引起品質惡化,都是常見問題。一旦發生危險,輸液的“快速便捷”,卻往往令人失去寶貴的搶救時間。
根據最新的規定,確需輸液的患者應轉入急診或收入住院。對確需輸液的患者,可到我院急診室掛號就診,對于已在門診就醫的患者,憑門診醫生開出的轉診病歷卡,可免費轉到急診進行就醫。對確需入院輸液治療的患者應轉入病房輸液。對不屬于急診或住院范疇又確有輸液治療需要的患者,要引導其去基層醫療機構(一級醫院或者是社區醫院)就診。
之所以保留兒科的門診掛水,是因為兒童相較于成人還未發育成熟,抵抗感冒發燒等疾病的能力比成人更弱,病情發展迅速的話更容易引起并發癥,所以需要通過輸液快速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