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將近 900 萬醫護人員,他們承擔著全國國民的健康保護工作。隨著 HIV 人群近年來的逐漸增加,我國的 HIV 職業暴露也呈上升趨勢。由于醫務人員經常要進行多種有創操作,接觸醫療廢物,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以及各種分泌物的機會也比較多,因此,職業暴露的危險性也比較高。有鑒于此,無論是為了保護自身,還是為了更好地從事醫療工作,關于職業防護的那些事兒,你不可不知。
有研究證明,醫務人員 HIV 的職業暴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護士、檢驗人員、醫師,而接觸患者分泌物、血液、體液越頻繁,感染風險越高。
醫務人員的 HIV 職業暴露
1. 什么是 HIV 職業暴露?
HIV 職業暴露指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關工作的工作人員,意外地被 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破損的皮膚或非胃腸道粘膜,或被含有 HIV 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他銳器刺破皮膚,而導致有被 HIV 感染可能性的情況。
2.HIV傳染源?
HIV 主要存在于人體的血液、腦脊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少量分布于乳汁、眼淚、唾液、尿液等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其中,被 HIV 陽性血液或體液污染的銳器損傷是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主要途徑,破損的皮膚和粘膜接觸 HIV 陽性血液和體液是護理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另一主要途徑。
3. 職業暴露危險因素?
HIV 職業暴露多數是因為醫護人員缺乏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對自身安全防護意識不強、醫療機構安全教育培訓不夠、防護用品不到位、標準預防原則落實不到位、操作不規范不熟練、存在僥幸心理、意外損傷、工作量大身心疲勞等原因造成。
普遍性防護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普遍性防護原則認為,在為病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時,無論是病人還是醫務人員的血液和體液,也不論他(她)是 HIV 抗體陰性還是陽性,都應當作為具有潛在傳染性加以防護。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普遍性防護原則包括以下五項基本內容:
1. 安全處置銳利器具
2. 對所有器具嚴格消毒
3. 認真洗手
4. 使用防護設施避免直接接觸體液
5. 安全處置廢棄物
預防銳器刺傷
規范銳器使用防護:抽吸藥液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抽吸后立即用單手套上針帽;靜脈用藥時最好采用三通給藥;使用經砂輪劃痕后的安瓿制劑時,應墊棉球或紗布以防劃傷;在進行銳器操作時,隨時攜帶銳器盒,并將用過的針頭等隨時放入銳器盒,放置量不超過 3/4。
治療中盡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包括注射器、移液器、試管、手套、隔離衣等;完善手術器械擺放及傳遞規定,規范器械護士基本操作,如手術室傳遞器械時(如刀柄、持針器等)用中間盤,防止銳器傷;使用符合標準的銳器回收器處理使用后的銳器,嚴格執行分類標準,不與其他醫療廢物混放。
糾正易引起銳器傷的危險操作:禁止用雙手分離污染的針頭和注射器;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禁止用手折彎或弄直針頭;禁止用雙手回套針帽;禁止用手直接傳遞銳器;禁止直接接觸醫療廢物。
盡量選用安全性能好的護理產品:使用真空采血系統采集血液標本;使用可來福接頭、一次性無針頭輸液管路等無針連接系統;采用具有安全保護性裝置的產品,如可自動毀形的安全注射器、回縮或自鈍注射器、帶保護性針頭護套的注射器及安全型靜脈留置針等;使用砂輪和不同孔徑安瓿啟瓶器開啟安瓿。
HIV 職業暴露后處理
1. 局部處理
若發生皮膚粘膜針刺傷、切割傷等出血性損傷,應立即擠出損傷局部的血,然后用皂液和流動清水徹底沖洗,再用碘伏或75% 酒精消毒創面。若是血液、體液等濺灑于粘膜表面,應立即先用肥皂,再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需注意的是,應從傷口的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出傷口的血液,但禁止在傷口局部擠壓或按壓,以免產生虹吸現象,將污染血液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機會。
2. 報告與危險性評估
局部處理完畢后,要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和當地疾病控制中心報告,并向有關專家咨詢并請專家進行風險評估和確定暴露級別和病毒載量水平,決定是否進行抗逆轉錄病毒預防性治療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3. 預防用藥
根據評估結果實施必要的藥物預防,預防用藥的時間越早越好,最好在發生暴露后4h內實施,最遲不得超過24h,即使超過24h,也應當實施預防性用藥 。
4. 監測和隨訪
HIV 職業暴露發生后,應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樣作 HIV 抗體本底檢測,以排除是否有既往 HIV 感染;如檢測結果陰性,不論經過危險性評估后是否選擇暴露后預防用藥,均應在事故發生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6 個月時分別抽取血樣檢測 HIV 抗體,以明確是否發生 HIV 感染。
醫護人員發生 HIV 職業暴露后,都會極度恐慌,心理壓力極大,醫療機構應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詢,幫助其樹立生活和工作信心,度過這段困難時期。
艾滋病的職業暴露對醫護人員來說不容忽視,通過加強對 HIV 相關知識的了解,樹立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以及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范,可大大減少 HIV 的職業暴露,減少其對醫務人員的傷害。
參考文獻:
1. 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
2.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
文章轉自《江蘇感控之窗》 作者:佚名 閱讀原文